博天环境:重整下的重构

发布时间:2022-12-23 浏览量:3214 文章来源:

博天环境重整案落定。


12月8日,博天环境发布公告称,公司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计划》,出资人组会议亦表决通过《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当天,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批准公司重整计划,博天环境重整进入执行阶段。


按照公布的重整计划,重整主要分三部分实施,一是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解决“钱从哪来”的问题,二是债权调整与清偿方案,解决债权如何清偿的问题,三是经营规划,解答如何恢复经营及盈利能力的问题。


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即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式,以博天环境415,079,056股总股本为基数,按每10股转增13.27股的比例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共计转增550,711,745股。转增后,博天环境总股本将增至968,495,801股。转增股票一是用于引入重整投资人,这部分大约占比29.05%;二是用于清偿债务,这部分占比约为70.95%。


12月23日晚间,博天环境公告公司重整计划已执行完毕并终结重整程序。重整投资人已全额支付转增股票受让价款,拟向投资人和债权人分配的转增股票已经分配至投资人、债权人指定的证券账户或已预留至管理人指定的证券账户。


至此,博天环境通过重整计划,引入重整投资人,带来增量资金,以现金、留债、股票方式有效保障各类债权人得到100%清偿,并尽可能缩短债权人受偿的时间期限,降低时间成本和不确定性。同时,博天环境资产负债率有望得到大幅降低,资产结构将迎来改善,资金利息大幅减少,短期还款压力会骤减。此外,博天环境的诉讼和执行案件也将陆续终结,公司被冻结的银行账户逐步解封,信用得以修复,信贷和融资功能将逐步恢复,回归正常经营。


望向长远,本次重整计划引进的是财务投资人,经过此次重整,博天环境原有的管理团队作为第一大股东继续控制并管理公司。在公司基本面获得显著优化,并恢复可持续的经营能力及盈利能力后,经过寒冬考验和困难淬炼的管理团队,迎来了博天环境等了许久的春天。


◎◎ 突围千余日 终破危局 ◎◎


自2019年遭遇危机,博天环境艰难的“自救”之路走过了千余日。



三年来,博天环境一面千方百计应对困难,想方设法推进工作,全力以赴化解风险,通过提质增效等措施进行自救,积极稳妥掌控经营局面;一面积极寻求战略投资人,以期保护债权人和千万股东利益。


但遗憾的是,“混改”这条路漫长又曲折。


从2019年到2021年的两年多里,博天环境先后与中国诚通生态、青岛融控、中汇集团等多家国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有消息称,博天也曾与三峡、中车等商谈过收购事宜,这些动作因各种因素最终都没有下文。


2021年6月,博天环境公告,公司通过《合作框架协议》、《表决权放弃协议》以及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协议》等一系列协议约定,计划与葛洲坝生态“联姻”,双方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如果一切顺利,葛洲坝生态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事与愿违。博天环境与葛洲坝的“联姻”赶上中国能建换股吸收合并葛洲坝,产生了多方影响,最终,故事没能迎来预期的大结局。


多次“混改”不成,给博天环境的未来蒙上了浓浓迷雾。与此同时,受高额负债导致公司高企的资金利息,以及不断收缩战场,降低投资压力导致的大额减值和相应的费用支出等因素影响,到2021年末,博天环境归母净资产为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可以说徘徊在生死线上,压力可想而知。


而正是此时,政策环境中另一股风势正在酝酿,事情的转机也悄然发生。


今年年初,沪深交易所就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等事项发布监管指引,对破产重整进行了全流程规范。在新政支持推动下,A股多家公司先后通过重整实现“浴火重生”,破产重整成为部分公司风险出清、提高公司质量的渠道之一。在此背景下,北京市也相继出台一系列破产重组的相关指引。


博天环境迎来了适合自己的新出路。


2022年4月13日,博天环境发布公告,公司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通知书》,被债权人申请重整。紧接着,4月21日,北京一中院下达《决定书》,决定对公司启动预重整。仅仅一周后,北京破产法庭根据债权人的推荐,指定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为公司预重整期间的临时管理人。


就这样,博天环境成为北京市破产重整新政首家受益者,在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法院及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公司有条不紊地开始了重整之路。


仅仅8个月后,博天环境重整案就已执行完毕。据此,公司可以向上交所申请撤销对其股票实施的退市风险警示,并在年报后申请批准“摘星脱帽”。


这样的速度,凸显了北京市、证监会以及法院等府院部门依据新规高效推进重整,并积极采取采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支持困境中的企业化解危机的良好政策环境,更是与博天环境过去深耕环保行业二十多年的深厚积淀、具备良好的重整价值有关,从广大债权人对重整方案的高票支持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点。


在博天环境这场危机中受影响和冲击最大的就是债权人,但绝大部分债权人对公司重整方案投下了赞成票。根据债权人会议召开情况的公告,针对重整计划(草案),有财产担保组债权人人数和额度均100%表决通过,普通债权组债权人人数的96.07%,额度的87.38%表决通过。充分体现了广大债权人对博天环境发展的信任与期望,对博天环境化解风险的包容与担当。


而实际上,这是一次双向选择,博天环境坚持自救的初心,不懈努力,也正是出于对债权人、全体员工及广大投资者权益的责任和担当。


◎◎ 重整下的重构 ◎◎



吴晓波说,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危机。自身的危机,可以成为改正问题的机会。环境的危机,则可以创造突破界限的机会。


重整即新生,重新再出发,摆在博天环境面前的,将是一场新发展需求下的系统性重构。


成立于1995年的博天环境,是国内水环境领域出发较早、积淀较深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较早从事工业与园区水处理的公司之一,也是目前少数能够进行复杂工业与园区水系统综合服务的环保上市公司之一。


作为行业内的老牌环境企业,博天环境成长史不仅刻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也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轨迹。


在公司发展的二十几年里,曾因客户结构单一、外资股东撤资、客户行业周期变化等因素历经几次生死。也曾一路高歌猛进,在2011年到2015年五年间,抓住煤化工风口的博天环境,实现了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53.89%,这个数字在当时让很多环境上市公司望尘莫及;进入“十三五”,博天环境在市政领域发力,形成“工业+市政”双轮驱动;2017年2月17日,博天环境在上交所正式挂牌。


但在投资类业务爆发式增长的那几年,公司没能合理管理风险,为了实现增长,业务规模快速扩张,不断推高了负债规模。随着国家金融去杠杆等宏观调控的影响,公司在喊出千亿梦想的意气风发时又再次陡然坠落,和不少环境企业一样深陷资金危局。


过去几年,持续的疫情和动荡不安的时局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每个企业、每个人都在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和挑战。生态环境产业也在经历历史性转变,一方面,竞争格局和竞争要素改变,一些传统的领域赛道遭遇增量危机,过去靠投资拉动的成长模式也面临挑战,行业增长乏力、竞争加剧。而另一方面,二十大后,以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为指引,推动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目标正在释放广阔的市场空间。


面对新形势、新发展需求,博天环境这次沉下心来了,并确定了自己未来清晰的重构方向。


博天环境表示,公司将以“致力成为引领碳中和目标为导向的科技型企业”为愿景,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以共生性增长为依托,以新价值创造为目标,业务从末端施治的重资产模式向科技产品导向的轻资产模式延伸,实现公司的战略转型。


过去,公司秉承“水业关联的环境产业布局”的业务定位,坚持“工业+市政”双轮驱动的业务发展战略,实现了快速发展。公司对品质的不懈追求,让客户体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客户、合作伙伴以及业界同行的尊重与认可,积淀了技术、团队、业绩等方面的核心优势。未来,博天环境将全力推动运营项目的提质增效和传统业务的高质量发展,努力回归经营本质,追求有利润的收入和有现金流的利润,以卓越的管理和执行力行稳致远。


同时,充分运用财务投资者的资本赋能和资源协同能力,进一步强化企业不断创新的品牌形象,围绕客户减污降碳的目标,回归工业领域和园区的环境服务,帮助客户把排放性的环境问题,转化为资源价值,助力客户的绿色发展。



Baidu
map